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鹰派言论后,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急剧降温。当地时间7月30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瑶鸿配资,这是今年美联储连续第五次决定维持利率不变。
此次议息会议中,负责美联储监管事务的副主席米歇尔·鲍曼和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投下反对票,二人均倾向于降息25个基点。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现在就断言美联储是否会像金融市场预期的那样在9月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还为时过早,美联储尚未就9月利率做出任何决定,“将在下次议息会议前夕参考有关经济的信息”。
在美联储利率决议前,市场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的概率超过65%,10月底前降息几乎确定。然而,在鲍威尔鹰派发言后,美联储9月份降息的可能性降至约四成,10月份降息的可能性约为80%。
尽管美联储释放了鹰派信号,但内部实际上愈发复杂,不确定性成为最大挑战。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指出,今年以来,美联储始终保持基准利率不变,这与当下宏观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密切相关。鲍威尔此前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当前维持利率不变主要是出于对关税政策可能引发的通胀预期的考量。然而瑶鸿配资,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多次推迟,与各国的谈判也多有反复,关税对物价的具体影响至今仍未完全显现。
威灵顿投资管理固定收益投资组合经理Brij Khurana认为,美联储最新声明略显鸽派。美联储指出,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下调了此前“增长保持稳健步伐”的评估。声明还删除了“经济不确定性已减弱”的措辞,承认了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美联储扩大就业的目标面临更大的下行风险。
在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的语气逐渐转向鹰派。他提到,当前的基本情形是关税对物价水平仅构成一次性冲击,但在9月的议息会议前,美联储将会看到另外两组通胀和就业数据,届时应该拥有足够的数据来评估关税的净影响,确保关税不会导致长期通胀问题。
鲍威尔对劳动力市场的讨论也呈现出一定的“鹰派”倾向。他认为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处于供需平衡状态,失业率维持在极低水平。衡量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关键指标应聚焦于失业率,就业增长极有可能显著放缓,但由于劳动力参与率下降,失业率并不会上升。Khurana提醒,按照鲍威尔的决策框架瑶鸿配资,美联储在此情形下不会放宽政策,而这可能会是一个鹰派政策失误。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Matt Simpson表示,美联储未能暗示9月降息,美元上涨。虽然两名支持降息25个基点的美联储理事投票反对,但这在情理之中,此前沃勒和鲍曼已经公开表达对宽松政策的支持。
尽管美联储内部分歧重重,但观望派仍是主流,数据也支撑这一点。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美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CPI同比增长2.9%,略低于预期。就业方面,虽然近期失业率回落至4.1%,但6月非农就业数据报告显示新增就业人数主要来自于公共部门(地方政府),私人部门就业岗位增加人数骤减。美国职位空缺从5月的771万个降至6月的744万个,低于先前经济学家预期的750万个,这支持“劳动力市场正在逐步降温”的判断,但降温速度较为缓慢。
美国经济在第一季度萎缩之后,在第二季度强势反弹。第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增长3%,超过了市场预期的2.4%。然而,二季度GDP在很大程度上夸大了经济健康状况,因为进口减少是数据改善的主要原因,而消费者支出的增长则相对温和。机构普遍预计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长将趋于疲软,尽管近期美国密集宣布达成了一系列贸易协议,但美国实际关税水平仍处于高位,料将抑制经济增长。
对于未来的货币政策路径,鲍威尔强调当前美联储处于观望的有利位置,并表示美联储将灵活应对,会密切关注关税政策和通胀数据的变化,作为决定未来货币政策路径的关键因素。程实表示,鉴于当前关税政策已延期至8月1日,其对物价的进一步影响预计仍需等待8月及9月的通胀数据,方能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
鲍威尔强调,如果在通胀尚未得到控制前就采取行动,将是效率低下的;但如果行动太迟,又可能损害劳动力市场,因此“把握时机至关重要”。在经济数据迷雾下,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存在多种可能性,降息时点仍未明朗。野村全球宏观研究主管苏博文表示,下半年美国将出现更多滞胀压力,通胀将上升,经济增长将放缓,美联储降息时间将比目前市场的预期更晚,幅度也更小。预计到12月才会降息25个基点。
程实则预计美联储降息幅度会更大。近期美国关税政策在与日本、欧洲的磋商中显露出一定的缓和迹象。如果后续关税幅度有所下调,对物价的冲击弱于预期,美联储可能加快降息节奏,以更及时应对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与信心修复的双重需求,预计年内降息幅度总计50至75个基点。
除了经济数据,美国政府对美联储的干预是另一大不确定因素。历史经验表明,央行独立性是稳定通胀预期与维护市场信任的关键因素。程实表示,以20世纪70年代高通胀时期为例,当时的美联储缺乏优先考虑价格稳定的职责安排以及维护自主性的法律保障,货币政策频繁受到政治干扰,居民实际收入和储蓄在高通胀环境中受到侵蚀。为遏制恶性通胀,前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将利率前所未有地提高到了20%,最终遏制住了通胀,但付出的代价是美国GDP增速从1978年的5.5%降至了1982年的-1.8%。
考虑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任期临近结束瑶鸿配资,未来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独立性的担忧可能进一步发酵,金融市场不确定性随之上升。程实分析称,央行独立性是维护价格稳定的关键保障,即使面临财政主导压力上升与政治干预的风险,美联储仍倾向于以审慎态度推进降息进程,以维护政策独立性,稳定市场预期与制度信任。
盛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