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很多的专家、很多的书籍告诉你所谓的学习方法,好像只要按照他们的方法去实施,孩子的学习就能突然间起死回生,但事实上一鼎盈,这么多年下来,尽管相关的书籍印刷了一批又一批,相关专家的讲座是讲了一遍又一遍,却几乎没有一个能够所谓落地实用的法子。
与此同时,在我们身边,亲戚同事朋友圈里,反倒是那些普通人群里面,却时不时听到哪个孩子成绩优异被某某重点高中或大学录取,平时名不见经传,也不显山露水,关键时候人家能出成绩,你说这让我们这些天天学习专家经验的人火大不大?
我不是专家,我也不会造谣说自己有什么能让所有孩子学习变好的方法,但是自己孩子成长的经历加上接触过众多成功育儿的家长,我想告诉所有家长的是,想让孩子成绩变好的其中一条重要因素是家长的时间管控意识!
01什么是时间管控?
时间管控,简单来说就是知道孩子什么年纪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至少包含以下三要素:
张弛有度,平等协商;考虑个性,留有余地;目标导向,适时修正;举个简单例子,关于暑期学习生活的安排,有的家长还没放假就已经自作主张,给孩子报满了整个假期的辅导班,这样的一种做法已经不是有没有效果的问题了,而是很有可能上升到亲子关系是否能够健康发展的层面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第一,考虑到假期孩子需要适当放松休息:换句话说,假期本来的目的要搞清楚,是需要调整放松的,而不是放假反而成为了学习压力加大的代名词。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阶段孩子的特点,跟孩子坐下来平等协商。
第二,认真考虑自己孩子的个性化需求:了解清楚孩子自身的需求,考虑孩子自身的个性化发展特征,比如有的孩子确实需要补习某一科目,但是具体怎么补,补哪一块,不是随便找个辅导机构就能解决的,需要明确提出自己的个性化需求。
第三,就是要跟孩子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不能过低,过低了容易敷衍,更不能过高,过高的话反而会让孩子过早放弃,最切实可行的就是稍微跳一跳就能够到的那种,既需要努力,还没有太多压力,同时根据过程当中孩子的自我反馈一鼎盈,及时进行修正。
02小学阶段孩子的时间管控
小学阶段的孩子虽说脱离了幼儿园阶段的过度依赖性,但是由于还属于儿童期,所以实际上这个阶段的孩子自主管控能力非常之弱,绝非通过日常提醒或者约束就能见到效果的,换言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其实需要家长更多的盯靠与提醒,与孩子共同成长。
小学阶段孩子时间管控,父母需要注意三点:
父母早睡早起,孩子才能近朱者赤;父母定时学习,孩子才能坚持到底;父母遵守时间,孩子才能习惯养成;举个简单例子,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手机等电子产品几乎成为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很多时候家长即使下班回到家,可能也需要通过手机完成一些额外的工作,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把这视作理所当然,就会想当然的认为孩子会明白自己在忙,但实际上,在孩子尤其小学阶段以前的孩子眼里,手机不是工作,而是用来玩的,因为对于工作他们还没有概念,但是他们只知道手机里有游戏、有电影、有音乐,所以你在那里摆弄手机,在他们意识里你就是在玩,于是便有了:为什么你能玩,而我不能玩的想法。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第一,完整告诉孩子手机的功能,手机不是洪水猛兽,作为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让他们与电子产品完全隔离几乎不可能,也做不到,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孩子了解,知道手机的所有功能,而且还要让孩子明白手机给到工作带来的便捷性,让他清楚父母拿着手机不是在玩,而是在加班完成工作,有这个概念比你牵强的说教要好很多。
第二,即使你真的很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父母的示范带动还是应该高度重视,建议每天到了休息时间,全家人都应该按时休息,如果你真的确实有忙不完的工作,可以到自己卧室,或者等孩子休息以后再去接着忙,也完全来得及,换句话说,先按照孩子成长的规律考虑问题,事有轻重缓急,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孰轻孰重,你应该清楚。
03初中阶段孩子的时间管控
初中阶段孩子是一个想要脱离管控,但是还无法做到完全自我独立的尴尬年龄,在他们身上你总能看到特立独行,不断试图证明自我的影子,但是时不时你又能看到他们在经历挫折之后的不知所措甚至一蹶不振,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真的是应了那句话:想说爱你不容易。对于初中阶段孩子,父母的时间管控意识可就没有小学阶段那么容易。
对于初中阶段孩子的时间管控,父母需要注意三点:
先学会做朋友,强制力只会走向反面;尊重孩子意愿,学会见缝插针,引导为主;父母协同引导,时间把控自然习得;
举个例子,孩子某一学科是薄弱学科,于是常规想法的父母就会想着法的逼着孩子去补习这门弱科,周末也补,假期也要强迫孩子去上辅导班补。但实际上,你从来都没问过孩子实际情况到底如何。
之前一个朋友的孩子也是类似情况,但是这个朋友的做法就非常好。他及时的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发现孩子有薄弱学科也是不急不躁,反而是在茶余饭后跟孩子轻松的闲聊各科老师的人格魅力,结果发现孩子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主动跟父母聊每个老师都有什么特点。
结果当他聊到薄弱学科老师的时候,感觉好像没什么好说的,甚至表现出了抵触的神情,再经过几次交谈才了解,原来这个学科的老师打孩子的现象比较严重,经常拧孩子耳朵,使得很多孩子都比较抵触他的学科。了解这一情况以后,这位朋友及时跟班主任做了沟通,希望班主任能及时跟进,同时还跟班主任提醒,不要提及孩子,避免老师与孩子之间产生过节。
从那以后,那位老师似乎是意识到了问题所在,结果孩子的成绩渐渐有了起色。所以像是类似这样的问题,如果一味的想要通过给孩子加时间进行补习,这样的时间管控最终只能适得其反,还是那句话,你不了解孩子,就没法帮助孩子更好成长。
时间都去哪了?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其实作为父母我们每天也都在反思,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到底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又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什么支撑,其实作为父母我们无法替代孩子成长,但是作为父母,由于我们是过来人,在很多事情上,我们又确实应该去总结自己成长的得失,同时更应该不断学习成长,在教育子女这件事上,没有谁生来就懂,唯有不断认真学习,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别人眼中的别人家孩子的父母。
校对 庄武一鼎盈
盛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